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中秋节,让我们兴奋的不仅仅是与家人团圆的美好,还有那些独特的节日习俗,带给我们无限欢乐。
江西有哪些中秋习俗最令你怀念呢,最能勾起你怀旧的情怀?
下面请一起看看江西各地有趣的中秋习俗吧
南昌
每年的中秋佳节,南昌人除了要吃月饼外,还习惯吃柚子。柚子在南昌的方言里面,谐音是“有子”,因此中秋节吃柚子也有早生贵子的吉祥寓意。有的家庭,在中秋节还会有吃鹅的习惯。此外,在沿袭了古代祭月的习俗的同时,南昌还有“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”的风俗。
赣州
赣县最北端白鹭乡的中秋节“烧瓦塔”非常壮观。瓦塔直径2米,高3米,用红砖、瓦片搭成,塔底土砖留下一个“火门”。夜幕降临后,烧塔仪式开始举行。烧塔其实也是有技巧的,要先用小火,等塔身被烧热了,再用大火,还会在塔身瓦片上撒硫黄、浇汽油。每次浇汽油,蹿起5米多高的火苗,便伴随着小孩子惊叹和欢呼,直闹至天亮才罢休。
宜春
舞火龙是宜春市民间最富传统特色的中秋习俗。“舞火龙、避邪凶”“舞火龙、日子红”,表达着人民祈盼风调雨顺、吉祥和谐、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。梅烛板凳龙在宜春市有着悠久的历史,逢年过节,民间都有板凳龙表演的习俗。他们在田间地头的鲜活舞动,传递着人民祈盼风调雨顺、幸福美满的愿望。
赣州寻乌
“抬故事”是寻乌县民间吉庆的重要民俗活动,以历代传说中的神话故事、古典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情节来展示。因小孩身子轻,天真可爱,所以一般选择8岁以下的小孩进行人物造型和化妆,并站在特制的故事棚木架上表演。故事棚多为方形木架,用彩布装饰起来,由青壮年轮流抬着巡村游乐,长达三四个小时。由于阵容强大,并伴有乐队龙舞,已成为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保留节目。
上饶
与别的地方习俗不一样的是,每到中秋节前后,上饶县、玉山县、广丰县的一些乡村平常供在庙里的菩萨都要出来行香,这也是一年之中仅有的一次,每到一家老百姓的家中,老百姓都要拿出红包或捐出一些善款,以求得到降福。
九江湖口
湖口粑食品种繁多,主要有麻糍粑、糯米粑、高粱粑、荞麦粑、豆渣粑、芥菜粑、粟米粑等二三十个品种。在这些食品中,唯有印粑上印有菊花、梅花、桃花、荷花、鲤鱼、喜鹊、福、禄、寿等文饰,以示喜庆和吉祥。
抚州资溪
到了中秋这天,畲民聚集在山头唱山歌,唱歌形式有三种,即独唱、对歌、齐唱。
在这种喜庆的气氛里,一般对唱比较多,较流行的歌有《嫁女歌》、《人生相好歌》、《十二生肖歌》、《劝郎歌》等。唱畲歌已经成为了该村畲民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娱乐生活。
宜春
宜春傩舞祭月源远流长,每逢中秋佳节,宜春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祭月活动,场面恢宏,香烟袅袅,爆竹声声。宜春傩舞,始于元末明初,似深山璞玉,如峡谷幽兰,习俗盛行,古朴祥和,堪称“舞蹈艺术的活化石。”
景德镇
中秋节休息一天,老板按8至10人一桌供应猪肉4斤和鲜蛋、黄花、木耳、粉丝、咸鱼、芋头、青菜、豆腐泡十样菜肴,另加40个铜钱作酒钱,每人一只生糖酥,一只扁麻酥。陈海澄说:“加餐的规格叫十碗菜,晚上赏月的茶点里要有花生、瓜子和梨,这些都是行帮定下的规矩,不能破坏。”